摘要:
【商品房销售持续低迷 未来趋势如何?】2023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遭遇寒冬,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同比均出现下降。政策环境有所变化,部分城市出台楼市利好政策,市场预期略有好转,但总体市场仍在筑底阶段。供应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持续下跌,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不过降幅有所收窄。未来资金支持政策落地将是关键。

正文:
在2023年的前11个月,我们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商品房销售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但同比下降了8.0%,这个降幅还在轻微扩大。当我们具体看到11月的数据,降幅虽然有所收窄,但仍超过了10%。而销售额方面,情况也不太乐观,同比下降5.2%,金额达到10.5万亿元。
市场的供应端也同样受到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大幅下降9.4%,新开工面积下降21.2%,尽管降幅有所收窄,但市场整体仍然显得低迷。房屋竣工面积表现出一丝亮光,同比增长17.9%,显现出市场的一丝复苏迹象。
在这个大环境下,有些城市试图通过政策优化来刺激市场。例如,北京和上海通过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来降低居民购房的门槛和成本。这些政策有望促进市场企稳回暖,但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依旧处于筑底阶段。接下来,房企的开工投资和新房销售筑底企稳还需要时间,而政策的落地效应可能也需要一段周期才能显现。
小编点评: 观察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可以明显感受到寒风阵阵。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下跌,映射出当前市场的低迷状态。政策的出台虽然为市场带来一丝温暖,但短期内要想完全扭转局面,显然还需要更多时间和更多积极的措施。从供应侧来看,开发投资的下降和新开工面积的减少直接反映出开发商对市场前景的谨慎态度。
但是,在难得的正面消息中,竣工面积的增加预示着市场可能正处于筑底期。这个阶段是最为艰难,但也是未来反弹的前兆。从长远来看,市场复苏的希望仍然存在。政策的持续调整和优化,尤其是对于资金支持的政策落地,可能会逐步修复企业的开工投资积极性,为市场带来更多正能量。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需要政策的逐步落实和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2024年,我们期待着稳投资举措的进一步发力,“三大工程”的加速推进,相信这些将成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最终,市场能否如预期那样走出低谷,还要看行业的实际表现和政策效果的实际落地情况。